世界上有两种大熊猫:一种生活在动物园和研究中心——也就是你可能见过的;另一种生活在野外——也就是野生大熊猫,很少有人真正见到过。
【资料图】
在保护和研究中心里出生的大熊猫,从出生就有饲养员和动物专家无微不至的照顾,它们的一生都会在动物园、饲养圈里面度过。也是因为从小就和人亲近,衣食无忧,它们往往看起来又呆又萌,温柔可爱——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大熊猫的印象。
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,大熊猫其实是标准的野兽——它们的体重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,体型很大,两岁以后几乎没有天敌;咬合力很强,在熊类中仅次于北极熊;爪子很锋利,在爬树的时候可以直接插进树干,把自己的身体挂在树上;虽然主要以竹子为食,但也吃肉类,属于杂食性动物;行动虽不算敏捷但也有比较强的奔跑能力,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40公里,比人是快多了……
所以,如果真的有人“有幸”在野外见到一只“憨厚可爱”的大熊猫,第一反应最好是“快跑”。
圈养的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之间原本没有交集。因为,在人类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大熊猫,在性情、野外生存能力方面都会有变化,也就不再适合回归野外生活了。我国目前共有670多只圈养大熊猫,其中,半数以上都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照顾着。
而根据对粪便等活动痕迹以及DNA数据的追踪推算,在我国四川、陕西、甘肃三省,生活着将近2000只野生大熊猫,其中,1300多只都在四川。
卧龙核桃坪基地的饲养员何胜山说,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比较广,因此熊猫被分割成了33个族群。
他说:“这就相当于人类的村庄、部落。有的大族群可能有几百只野生大熊猫,小族群可能只有几十只。我们经过调查发现,在33个族群中,不满30只的小族群就有22个。族群和族群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,大熊猫的迁徙能力本来就很差,再加上有高山,有人类的活动、高速公路和铁轨等,它们就没有办法相互交流,小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有灭绝的危险。”
没有交流就没有基因的交互。对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来说,熊猫的繁育、特别是优生优育是一大课题,而另一个重要课题,就是如何让圈养的大熊猫和野生的大熊猫之间有基因的交流,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。
何胜山说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一般有两种方式,一是野外引种——也就是在大熊猫发情的季节,把圈养的母熊猫带到大熊猫保护区的野外,吸引野生公熊猫前来交配;另一种就是野外放归——就是从母熊猫怀孕起,就让他们生活在半野生的、面积很大的饲养圈中,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类的影响,从而让小熊猫出生后具备自理的能力,等他们长到两岁左右,再把它们放归到野外生活。
放归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从熊猫宝宝出生前就开始了,主要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从母熊猫怀孕到熊猫幼崽一岁左右,第二阶段是从熊猫幼崽一岁到两岁左右。
何胜山说:“我们采用母兽带崽的方式进行野化培训。我们把怀孕的母熊猫放在一阶段训练圈里,面积一般是2000-3000平方米,母熊猫会在这里自主选择一个安全的角落生崽。然后,我们负责监测并保证母熊猫的健康状况,并给母熊猫提供一些食物和营养,而照顾幼崽的工作尽量由母熊猫独立完成。”
特别有趣的是,为了避免小熊猫产生“印痕行为”,饲养员每次给母熊猫投喂食物的时候,都会穿上一套熊猫伪装服,并且给鞋底消毒、给衣服上喷上熊猫粪便和尿液的提取物,让大熊猫妈妈身上完全没有人类的气味和痕迹,保证小熊猫的生存环境和野外保持一致。
由于大熊猫的怀孕周期比较短,一般只有四、五个月,熊猫宝宝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发育完全,是粉嫩嫩的。它们要长到两周以后才慢慢睁开眼睛,两个月左右才能听到声音,4个月左右才能会爬,而这个过程中,全靠熊猫妈妈的奶水和照顾生存。
大熊猫的上肢比较短,它们携带幼崽不是很方便,特别是在野生环境下,遇到危险时,它们往往只能转移一只幼崽,所以,大熊猫的生育率不高,这也是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
在两岁之前,在野外环境中,熊猫宝宝的天敌包括野猪、黑熊、蛇、还有一些凶猛的鸟类等,而随着他们的体型越来越大,它们也变得越来越安全。
所以,二阶段的培训圈几乎和野外的环境完全一致,有高大的乔木和灌丛,也有野猪等野生动物。研究中心会设置一些监测摄像头等,观察熊猫母女的生活状态。
从2010年“野外放归”计划开始以来,在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卧龙核桃坪基地,研究人员一共放归了10只大熊猫,其中9只都成功地存活了下来。这为熊猫种群的优秀基因传递、种群遗传质量提升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今日安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